皇家碰撞支付4000英镑。
正文/时刻f .塞耶
过了一个短暂的周末,当我回到工作岗位,进行日常购物时,在Reddit游戏版块看到了一个引起热议的帖子。
如你所见,这是一个抱怨“游戏价格设定是不是太傻了?”邮报。在大家都很煎熬的周一,三天前的这个投诉帖引来了相当多的回复(好像国内外的社会动物周一都差不多)。
问题“为什么游戏有这么多版本?”已经是老生常谈了。特别版/黄金版/珍藏版,甚至重制版或翻新版/增强版/决定版.看各种版本的玩家真的是眼花缭乱,需要仔细阅读每个版本的详细信息才能确定需要购买哪个版本。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游戏中的附加内容成了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不仅仅是这些复杂的“游戏版本”,游戏额外的DLC,甚至是珍藏版中一些实体的手工制作和套装,或者任天堂的Amiibo,都成为了你在购买游戏时需要考虑的东西。
《动物森友会》阿米博
当你在这些令人眼花缭乱的商品中挑选时,你很快就会发现一个问题——。
如你所见,所有这些游戏厂商制作的游戏,其实都是为了给玩家一种“新鲜感”,让他们更容易自掏腰包。
虽然这有点直白,但其实游戏厂商和玩家本质上都是商家和客户。很多玩家表示,只要你的附加内容能让玩家满意,还是愿意付费的。
最典型的就是《巫师3》的《血与酒》 DLC。这个DLC的质量甚至可以算是这个系列的续集,而CDPR把它做成了一个附加内容,这也是《波兰公驴》的一个原因(虽然这个标题现在有些幻灭)
但是有些游戏的附加内容的口碑并没有那么高。记得在《消光2》发售之前,玩家社区一直在讨论是买普通版,豪华版,还是终极版。很多玩家说剧情的DLC很重要,也许只有开了两个DLC,游戏才算真正通关。于是我咬咬牙,花了几百块钱买了游戏的终极版。
但是游戏发售后,《消光2》因为剧情暧昧被玩家差评,提前预定的DLC甚至到现在都没有上线。
我想让更多人买加长版的原因是游戏的两个剧情DLC。
事实上游戏本身就是不完整的,然后通过豪华版捆绑销售的方式也被很多玩家吐槽。他们认为一款游戏一开始就需要是完整版,而不是要50倍付费或者是半成品游戏。
这里不得不提DLC狂魔—— 《模拟人生》系列。虽然《模拟人生》一直拥有大量粉丝,但这种在游戏模式中加入DLC让游戏更好玩的方式不得不说有些让人不爽。
《DLC地狱》
还有P社游戏。
有意思的是,早在13年前,游戏的附加内容就如帖子标题所说的“失控”。
2013年,《黑道圣徒》推出了非常“特别”的——“瓦德版”版本,全球限量发行1份。而这个版本售价100万美元,——。是的,你没看错:100万美元。
全球限量发行一份
从这份游戏版本列表来看,似乎版本所包含的内容也值——的价格。住迪拜皇家套房7晚,头等舱航班,整容等。甚至还有一个兰博基尼。
但有机构为这款“WAD WAD版”计算过总成本,结果只有629974.69美元,其中大部分用于太空飞行和豪车3354。这意味着玩家将支付超过50%的内容实际价值(虽然税收等可能会对此产生影响)来购买这款游戏及其配件。即使作为一个棘手的集成包,那也是一个笑话。
值得注意的是,当我来到商店页面时,显示这款产品目前缺货。也许某个有钱的游戏玩家真的是为了获得“一百万g和一个傻子”的成就才买了这个版本(笑)
如果说上述附加内容还能让玩家“被迫掏腰包”,让厂商至少“想看两遍”,那么游戏中的“微交易”和店内购买制度就像一颗定时炸弹,稍有不慎就能给双方带来紧张。
当然,随着游戏行业的发展,这些类似手机游戏的“微交易”活动,确实能给游戏厂商带来更多的利润。
根据感应塔商店的情报数据,2022年7月腾讯 《王者荣耀》 在全球吸金超过2.25亿美元,蝉联全球手游畅销榜冠军;腾讯 《PUBG Mobile》 (合并 《和平精英》 收入)以1.64亿美元的收入位列榜单第2名;米哈游的 《原神》 位居第三。
在这种影响下,一些大的游戏厂商开始推行更多的“微交易”模式,似乎很成功。
根据已公布的财报,动视暴雪2021年共盈利88亿美元,利润36亿美元。然而,你可能会惊讶于微交易对底线的重要性。来自所谓的“游戏内购买”的收入比例为51亿美元——。没错,动视暴雪的大部分收入不是来自卖游戏,而是卖游戏里的东西。
而即将推出的《暗黑破坏神4》不出意外的话也会有微交易模式。有帖子披露了暴雪之前发给玩家的《暗黑破坏神4》商城价格问卷。问卷显示,《暗黑破坏神4》不同版本的价格和选择不同,最低40欧元,最高150欧元。
从《传奇》开始,《1刀999》等能通过氪星成为大牌的游戏早已为中国玩家所熟知,但这样一种极度不平衡的“微交易”模式,在国外发生时,很容易被国外玩家炒掉。
最典型的是EA下的《星球大战:前线2》。作为一款《星球大战》的改编游戏,一个热门IP,《星战:前夜2》在上线之前就得到了大量系列粉丝的关注。
然而在游戏发布后,这款游戏因为微交易系统几乎被“淘汰”了。甚至有国家调查这款游戏的微交易系统是否带有赌博性质,这绝对是游戏圈史无前例的事件。
其实这次事件的根本原因是EA在设计这款游戏的微交易系统的时候破坏了游戏本身的玩法:首先,与其他游戏中微交易的皮肤不同,比如《守望先锋》,《星战:前线2》采用的是“P2W(付费赢)”模式。这意味着抽奖几乎是这个游戏中获得新武器和更强能力的唯一途径。也就是说,如果你不是氪星人,就只能永远在游戏里当氪星人玩家的炮灰。
其次,开箱抽奖获得的武器和能力可以给玩家带来各种增益BUFF,也就是说氪石玩家永远比非氪石玩家强大。这和中国早期的氪石网游系统很像,“花钱能让你变强”现在被认为是最具破坏性的行为。
对于星球大战这种玩家数量极其庞大的游戏来说,这个系统无异于抛弃了大量非氪石玩家。
这件事让EA成为众矢之的,《星战:前线2》销量远低于预期。虽然EA后来撤销了游戏中的微交易,但是并没有挽回多少游戏的名声。
当然,评论区还是有很多玩家说“这一次,他们要站在恶魔(游戏厂商,此处,嘲讽)”了:
他们认为,随着时间的推移,新游戏的价格上涨其实是非常缓慢的,而且按照几十年的通货膨胀来看,游戏的价格已经越来越便宜了。
就像你96年买《马里奥 64》 49.99美元,现在相当于94.40美元,很贵。而《马里奥:奥德赛》在2017年发布时59.99美元,这个价格相当于1996年的38美元,便宜很多。
根据techraptor的计算,随着时间的推移,新游戏的价格会以大约5到7年的周期上涨。而且价格上涨似乎发生在主机生命周期的重大升级期间。例如,在1993年至2001年间,一款新主机游戏的平均成本为49.99美元;但在2005年,随着Xbox 360和PS3的发布,这一成本增加到了59.99美元。
历年平均游戏价格
现在,1977年的雅达利2600游戏零售价接近今天的200美元;2013年Xbox One PS4游戏的零售价为59.99美元。如果游戏发行商遵循通货膨胀规则来制定游戏价格,这些游戏的价格将是今天的76.30美元。即使69.99美元的游戏在2020年发布,今天的价格也会达到80.13美元(如果游戏价格符合通货膨胀),——就是增长了14%。
从这个角度来看,虽然新电子游戏的平均价格在绝对值上有所增加,但相对而言,这些年来它们变得更便宜了。从1977年到2020年,游戏的平均相对价格每年都能下降近2%,可以说对消费者和游戏玩家都是有利的。
游戏的平均价格和相对价格的比较
但是随着时间的进步,不仅仅是货币造成了通货膨胀,技术和设备也得到了更好的发展和先进。相比那个时候,如果你想做一款画质高、游戏性强的3A级别游戏,那就要花更多的时间和金钱了。
作为数字产品,每个单元的边际成本接近于零。如果要保持游戏的价格一直处在玩家能够接受的区间内的话,面对逐渐增加的技术成本,游戏厂商该如何盈利呢?
其实答案已经很明确了,而这也正是这些游戏厂商所做的:——给游戏添加附加内容,创造隐形利润。
相对于技术要求不高的独立游戏(没错,独立游戏很少会有额外的内容和内购),耗费大量时间和技术的3A游戏需要DLC和“豪华版”之类的东西,让游戏价格更接近通胀调整后的水平,同时让基础价格保持在游戏玩家期望的较低名义价值。
与此同时,游戏的另一种消费模式————订阅制也逐渐兴起。
其实目前各方面都已经在使用认购制了。你看,不管是听音乐,看视频,还是买游戏加速器,基本上每个服务都是用这种订阅付费的模式。如果想看几部电影,需要开通视频会员;如果想听歌,需要开通了音乐软件的会员才能使用音乐的版权。
最流行的流媒体音乐软件
不知不觉,各类游戏厂商开始推行订阅模式。比如目前皇家三大公司都有订阅模式,而一些大的游戏公司,比如EA、育碧,也有EA Play、UPLAY等订阅模式。
Uplay游戏加入XGP
说实话,对于那些坚持“短痛不如长痛”的人来说,我不是很喜欢这些订阅模式。毕竟“长线钓大鱼”,虽然订阅制是每个月扣一小笔费用,但长期来看可能会花更多的钱。
但是,我渐渐发现,订阅制已经渗透到生活的方方面面:
比如我和朋友突发奇想,某天下午想躺着看《天气之子》,朋友的云视听会员马上就能发挥作用。和网上找的资源相比,大会员的电影在放映机下显得更高清,我俩的观影体验都很棒。
另外,我开了XGP。《双点校园》发售的时候,我很想玩,但是就不看游戏价格了。不过偶然发现游戏居然开始加入XGP了,也算是给我省钱了(笑)。
一些稍微有点意思的游戏,比如《日落黄昏》 《黄泉之路》,都加入了XGP,我可以玩这些游戏,并且乐在其中。一些不太出名的独立游戏,如果出现在XGP里,我会去试试。
可以说我在XGP上的游戏体验远远超过了它的月租价,性价比非常高。
《双点校园》加入第一届XGP
对于游戏厂商来说,订阅不一定比买断高,但可以保证在没有游戏更新的低谷有稳定的收入;作为一款“服务型”的产品,玩家也可以在这些订阅软件上获得更好的体验。
当然,如果你的订阅系统不能带来什么好的体验,甚至“吃相”有些难看,肯定会遭到用户的差评轰炸。
“成为会员后,还有广告,容易让消费者被拖延,难以戒掉。”或许这是拥有爱奇艺、腾讯、优酷等视频软件会员的用户最气愤的事情。就在去年,这种侵害消费者权益的手段也被消费者权益看到,要求整改。
难看的视频软件
最近,索尼效仿微软,推出了全新的PlayStation Plus会员服务,要求玩家补足之前折扣的差额,才能继续订购会员服务。当时多名玩家被收取差价,引发网友强烈不满。
之后索尼官方表示,收取差价是因为“技术错误”,后续会退还给每位玩家80港币的差价,有一定的补偿。
然而令人发指的是,很多玩家发现自己并没有得到相应的补偿,却在交易明细中发现了0.8港币——的记录。难道又是“技术错误”,把80港币变成0.8港币?
不得不说,索尼的这一波操作真的失去了一波玩家的青睐。
虽然作为海豚,我并没有举这样的例子来故意黑索尼——。事实上,任天堂的会员制度也受到了很多玩家的诟病。
起初,switch的联网模式是免费的。自2018年启用任天堂Switch在线机制以来,所有网络游戏都需要加入会员才能加入联网模式。
去年老任公布了任天堂的资深会员,因为资深会员人数几乎翻倍,只增加了《动森dlc》、N64游戏库、世嘉MD游戏库三个服务。也受到了很多玩家的负面评价,认为花两倍的钱不值得。
虽然我目前还没升级到高级会员,但是我朋友一开始就升级了,并且说随着高级会员的服务越来越多,他一直处于“真香”的状态(我的马车8dlc只能靠蹭他才能玩)。也许随着服务的增多,这种订阅制逐渐被大家接受。
时代飞速发展,游戏开发技术成本越来越高,增值服务是大势所趋。可以肯定的是,在游戏的货币化方式越来越多样化的情况下,没有一种定价或销售游戏的方式适合所有人。
不过我还是相信,就算游戏厂商想从你口袋里掏钱,只要营销策略合理规范,这款游戏的最终品质真的值这个价钱——,那么玩家也会“欣然接受”。
有网友提问:皇室战争 付费 4000,今天小编来回答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