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家冲突》中胖女巫的真名,《皇家冲突》中胖女巫。
有网友提问:皇室战争里的胖巫真名,今天小编来回答一下
这套clash royale女巫的脂肪球流卡组是新版本调整后的新卡组。这套新的clash royale女巫的胖球流卡组怎么样?接下来,我们来看看这套牌的套路。
皇族为魔女胖球流卡团而战。
[卡组核心]
巨人,气球,女巫,箭雨。这四张卡基本是这套卡的固定配置,其余四家可以根据个人喜好灵活搭配。
[卡组例程]
套路一:胖球(不要胆小或者干脆去做)
用项圈平衡巨型气球的套路是10元。
比较一下胖出手的时机,不要在双方都交足费用的情况下打胖球套路。对方牌打完之后,再进攻,尽量变道。胖球变道优势很大。一旦对手拿下一个塔,川普画序察执温距土源友的第二个更容易拿下。
套路二:胖女巫(转守为攻)
反击,很稳的套路金精。
用女巫来防御对方的攻击,养小骷髅,然后把巨人往前推。加巨骸海也是高难度套路。
魔术贴脂肪球流的实践教学
如果你对答案不满意,不妨看小编为你推送的这篇文章
年,在中国本土信仰神灵中,妈祖受到民众崇拜,位列三清、关帝首领之首。三清祖师、关帝赫赫有名,生前功绩卓著。而出生于下层渔民家庭的妈祖,却默默无闻,被民间如此推崇和流传,值得我们细细探究。
福建梅州妈祖石像
妈祖文化传播的一般情景
按照一般说法,妈祖真名叫林,“(福建莆田人)土生土长的湄洲岛人。当初以武竹为事,可以预测人的运势。庙就建在这个岛上”(廖鹏飞:《圣墩祖庙重建顺济庙记》,蒋主编:《妈祖文献资料》,福建人民出版社,1990)。此后不久,莆田县及邻近的仙游、惠安等县的一些地方出现了供奉妈祖的寺庙。北宋宣和五年(1123年),在鲁世重中部,李云迪被派往朝鲜,他受到了上帝的保佑。他被授予顺治殿,妈祖得到官方认可和宣传。此后,历代朝廷相继授予妈祖封号,使他的神格不断提高。政府的加封对妈祖文化的传播起到了重要作用。
南宋时期,妈祖文化在兴化军中继续扩张,并开始沿福建海岸线向南北沿海地区传播。福建泉州的传播较为突出,省外则以江浙、广东传播为主。根据明确的编年记录,妈祖庙于乾道年间(1165-1173)在广东海陆丰、浙江嘉兴和钱塘创建。从惜春到嘉定(1174-1224)期间,妈祖庙还出现在广州南部、杭州南部,甚至江苏的淮安、江阴、苏州等地。端平至井研年间(1234-1278),妈祖庙建在浙江舟山、江苏于谦、镇江、华亭,广东顺德、揭阳。还有许多其他妈祖庙人的具体年龄不详。
元代,妈祖的传播继续沿着海岸线传播。元四年(1267),在山东穆平县建妈祖庙,延时期(1314-1320)在天津直沽建天妃寺。曹湾湖的航运之都黄头公受命在山东荣成创建天妃庙。广东海南岛的海口、崖州、感恩等地也建有天妃庙。
到了明代,妈祖文化继续沿东海岸传播,并开始进入内陆地区和海外地区。五年间,妈祖庙建在广西合浦县和河北山海关海口。永乐年间(1403-1424年)郑和下西洋后,妈祖文化再次受到政府和民众的重视,在中国的传播也加速了。妈祖文化逐渐向安徽、江西、北直隶、陕西、辽东、广西等内陆地区推进。在嘉靖和万历年间(1522-1620),妈祖庙也建在澎湖岛。永乐二十二年(1424年),由于明朝与东南琉球王国关系密切,琉球王国于1424年在弘仁建立了普济天妃宫,位于那哈田使馆以东,俗称下田妃宫,是第一个对外的妈祖庙。明末元年(1567年),来自甲碧丹的第一位中国人郑在马六甲创建了青云阁,这是南洋群岛最早的妈祖庙。大约在同一时期,天妃神庙也出现在日本的山中山脉和菲律宾的吕宋岛。
清代是福建等沿海人口向台湾省迁徙的高峰期。大量大陆移民迁入台湾省各地,妈祖文化也随着移民在台湾岛内迅速传播。早在康熙七年(1668年),天妃寺就在台湾南部的安平和西岗修建。清朝收复台湾省后,台湾省妈祖庙进入大发展时期。到清朝后期,台湾省大约有300-500个妈祖庙。日据时期,妈祖文化一度被日本侵略者打压,陷入低潮。台湾光复后,台湾省妈祖文化迅速恢复,发展更加迅速。据1960年统计,台湾省妈祖庙有383个席位,1981年增加到500多个,到20世纪末,台湾省妈祖庙有800多个席位。如果加上供奉妈祖和其他神灵的寺庙,台湾省有1000多个妈祖庙。台湾省的妈祖庙主要分布在台湾西部。
福建博物馆藏品《明德化窑妈祖坐像》
中国港澳的妈祖庙可能建于明朝。康熙八年(1669年),天妃寺在澳门凼仔岛建成。十六年(1677年),天妃寺在澳门环岛建成。1684年,天后宫古寺创建于香港新界元朗凤池乡。二十七年(1688年),天后宫建于香港元朗大井。后来在香港、澳门建了。
至于妈祖文化在mainland China的传播,清代继续向内地扩展,几乎遍及各省。据2001年公布的《莆田市志》的不完全统计,到20世纪末,中国有2346个妈祖庙。台湾省827席,福建806席,广东190席,北京8席,天津21席,辽宁30席,内蒙古1席,湖北15席,山东37席,江苏74席,上海33席,江西3席,安徽1席,湖南1席,四川2席,贵州1席,广西38席,海南41席,香港56席。这一统计数字显然低于妈祖庙的实际人数。中国包括港澳台,妈祖庙总数约3000人。
到了清代,妈祖文化在海外的传播加速。康熙二十九年(1690年),天妃寺在日本竹町、矶滨、建原三地创建。康熙三十五年(1696年),日本船主伊藤武藏在大北半岛大建村创建了天妃寺。后来,一些妈祖庙出现在华侨华人聚集的地方。例如,乾隆元年(1736年),在日本长崎的唐人广场建造了天后宫,二十一年(1756年),在琉球的谷米岛上正在建造一座天后宫。嘉庆年间(1796-1820),福建华侨商人在日本长崎修建了八闽会馆寺庙。槟榔屿的广府宫、马六甲的天府宫、登嘉楼和安宫等妈祖庙都相继建成。福建船帮在缅甸老聃创建了天后宫。道教统治时期(1821-1850年),新加坡先后建成宁阳会馆天后宫和福建会馆天福宫。广东侨商在印度孟买修建了天后宫。印度尼西亚东爪哇在道光十一年(1831年)建造了王楠慈慧宫,供奉天后。咸丰元年(1851年),海南籍华侨在泰国曼谷石龙郡路修建了妈祖庙。清末至清末民初,是妈祖文化向东南亚、日本和朝鲜半岛传播的高峰期。亚洲各地分布着100多座妈祖文化寺庙。
晚清时期,随着海外华人向世界其他地区迁徙,妈祖文化开始走出亚洲,传播到亚洲以外的其他地区。如咸丰年间(1851-1861年),广东华侨商人率先在美国旧金山创办了中华会馆天后宫。虽然妈祖文化在欧美和非洲的传播规模和速度无法与亚洲其他地区相比,但其分布区域非常广泛。到20世纪末,在太平洋的夏威夷、非洲的开普敦和北美洲的欧洲都有一定数量的妈祖庙。据不完全统计,亚洲以外的妈祖庙大约有30个。
妈祖文化传播的社会基础
从妈祖文化的起源及其传播过程中,不难看出这种神灵信仰的核心是对出行和航海的保护。因此,学者们基本认为,妈祖文化的兴起根植于福建海洋文化和巫文化的深厚土壤。因此,人们常称妈祖为“海上女神”或“旅行之神”。
宋代福建沿海地区出现妈祖文化并非偶然。福建临海,早在先秦时期就有福建人善船的传说。到了唐代,福建人凭借其面朝大海的天然优势,冒着惊涛骇浪的风险,开发入海,开展国际商业贸易活动。南宋莆田人刘克庄,用诗句描述当时沿海地区的社会现象和人们的心理。他说:“闽人也知书,不耕柴,必学儒。只有桐城的南郭外,元大都是的县城。贾海归不富,为货而死,绝对可悲。就像近日闻鸡林,只写黄金不写诗。”([宋]刘克庄:卷《后村集》,卷12 《泉州南郭》,卷1180,台湾省商务印书馆,1982)
福建人从事海上贸易活动固然是一个利润很高的行业,但也是一个风险极高的行业。唐宋时期,造船和航海技术水平还比较原始,出海谋生的人们经常遇到风浪,沉船事故时有发生。正如刘克庄引用的诗句感叹的那样,“为货而死,绝对可悲”。在这种有利可图但风险很大的情况下,人们自然希望有一个神出现,保护流浪的商人,让他们平安归来。因此,正是在北宋时期,福建区域社会经济开始迅速发展,海外贸易活动逐渐兴起。以航海女神形象出现的妈祖文化,兴起于福建沿海的湄洲岛。
妈祖文化的兴起与三清首领关的信仰不同。积累了2000年信仰文化的三清祖师,被后人称为“道主”。关生于东汉侯,以忠义著称。妈祖出生在社会下层的渔民家庭,没有太多的文化教育和对世界的贡献。在她短暂的一生中,主要从事医疗巫术的实践,方便了基层民众,受到大家的尊重。她死后,被当地人奉为神。从最初对妈祖文化起源的体验来看,并没有多少可供后人夸耀的丰功伟绩,但这种信仰起源的体验恰恰反映了福建另一种民间文化的长期传承,这就是所谓的巫文化。
福建巫术文化的积淀可以追溯到古代闽越土著时期。古代闽中偏远地区社会生产力低下,土著闽越人有“信巫拜鬼”的习俗。([清]黄:卷《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 3 《八闽通志》)当时“吴越”在中原颇有名气。西汉《地理风俗》年,朝廷说:“越人信鬼,但其神龛皆遭天谴,数字有效。是以使越李悟越云云,安台无坛,亦庙有鬼神,而以凤卜。相信吧。”(《史记》卷12 《史记》)汉晋时期,北方汉族开始迁入闽中。当时闽中很多地方还是山高林深,浓雾弥漫的原始状态。为了解决生存问题,解释一些不可理解的自然和社会现象,人们在努力发展和生产的同时,不得不依靠神灵的保护。这样,迁徙的汉人部分继承了闽越土著“信巫拜鬼”的传统。再加上北方汉人入闽后的生存竞争和唐宋以后的冒险航海活动,人们普遍产生了“应求”的宗教信仰观念。因此,福建逐渐形成了非常丰富多样的民间宗教信仰现象。
妈祖文化的起源与这种巫术文化密切相关,妈祖生前以巫术为业。南宋状元黄公度,莆田人,曾为顺治妈祖庙题诗一首。在诗中,明确指出了妈祖与武虚的关系。他的诗是这样的:“枯树照海东,宫中满晴空。我这辈子从未厌倦做女巫,但我死后仍在为国效力。家家没有水旱灾害,四点钟孩子们都在唱歌跳舞。据传李泽仍在,远在千里之外。”(这首诗至今还刻在梅州妈祖庙大门右侧。)南宋黄岩孙《孝武本纪》在描述妈祖顺济寺时也说:“顺济寺,梅州林氏女,是知人祸福的巫。庙里没人的时候,航海家总要祈祷。”([宋]黄:《仙溪志》卷九《仙溪志》)
在福建海洋文化和巫文化的相互作用下,福建的海边村落中出现了一个具有神奇力量、能够保护海上航行安全的神灵。但这种解释只能解释妈祖文化在福建沿海出现并受到福建沿海人民崇拜的某种社会必然性,却无法解释为什么妈祖文化能够超越全国各地无数的地方性民间神灵信仰,成为全国性甚至世界性的神灵信仰。我认为有必要分析唐宋以来中国的社会经济基础,才能恰当地说明妈祖文化是中国社会普遍认同的。
长期以来,研究中国封建社会史的学者,往往根据西方中世纪历史的演进模式,来证实所谓中国古代历史发展的必然轨迹。于是,中国的封建社会被描述成了像欧洲中世纪那样的封闭的自然经济模式,农民被束缚在土地上,和平搬迁,缺乏独立迁徙的自由,等等。事实上,这样的历史叙述与中国古代社会的实际情况大相径庭。在中国古代,至少从西周开始,很少有严格限制人们迁徙,禁止人们从事非农业活动的制度。人们迁徙、跳槽、兼职的现象自古就有。到了唐宋时期,古代的封建领主制和汉晋的贵族门阀制度已经消失瓦解,中国逐渐进入士平民为主体的社会结构。整个社会的地位,相对平等(王室贵族除外),可以相互转化。一般来说,人们可以自由选择各种行业,如学者,农业,工业和商业,他们也可以更自由地进行社会流动和迁移。同时,宋代海外贸易活动较前代发展较快,广州、泉州、思明等地成为中国对外交通的著名港口。从事帆船运动的人数也大大增加。
尽管如此,在交通条件和科技水平相对落后的唐宋社会,人们外出经商,漂洋过海,毕竟有很大的生命财产风险。在现实的压力下,人们会情不自禁地产生一种精神上的期待,那就是渴望有一个神能保佑他们平安出门,一帆风顺。就在那个时候,北宋时期福建湄洲岛诞生了妈祖,福建的文人祭祀,推波助澜,迅速传播开来。于是乎,这种能保护出国安全和航行顺利的神灵信仰,不仅是航海之神,也是旅行之神。她率先沿着中国沿海地带向外扩张,逐渐进入一些内陆地区。到了明清时期,中国的社会经济,尤其是商品经济,有了更大的进步。随着社会经济特别是商品经济的进步,这种具有保护出国安全和顺利航行功能的航海神和旅游神流传到中国大部分地区,甚至传到亚洲各国和海外。
《三妃庙》福建长乐郑和遗址展览馆内的古迹
妈祖文化传播的精神依托
妈祖文化演变到明清以来,妈祖不仅成为航海、旅游之神,也成为保护环境和人民、保佑人民、结婚生子、帮助同乡等等的战神。妈祖文化功能的拓展似乎可以用妈祖文化传播的精神支撑和中国民间宗教信仰的特点来解释。
中国的汉族是一个崇拜多神或他神的民族。人们对神的崇拜更多的是出于一些功利的考虑。换句话说,不管什么样的神,只要是“有求必应”的,精神上感觉更有效的,都是好神,都要多顶礼膜拜。这种感觉在民众中相互感染,相互呼应。久而久之,某种神就成了某个地区最受欢迎的神。
佛教传入中国后,迅速传播到全国各地,有许多佛教寺庙。在普罗大众的认知中,从释迦牟尼到门神、韦陀,佛教虽然无边无际,无所不能,但这些佛菩萨需要治理的地方和事情实在太多,恐怕无暇顾及百姓的一般琐事。所以普通大众,除了佛教徒,基本都是一般的参拜和祈福,不敢为太多琐事费心。即使观世音菩萨慈眉善目,慈悲为怀,乐于助人,很多人在家里祈祷,但是观世音菩萨一定很忙,真的不确定她能不能照顾好自己村子和家里的事务。
三清道长也是如此。既然是领导,就有很多事情要做,不能来你家或者海做一些具体的事情。道教里有很多神,各有各的神通,但包括三清教主在内,他们似乎更关心驱邪抑邪。所以,如果民间有什么邪灵、狐仙,一定要请这班人来拜神,严厉镇压,安抚回山。至于寻求快乐,这些神仙大多不感兴趣。
比如关,就很有名,佛教和道教都有。他有很多降魔、赚钱、忠人、斗神的功能。尤其是关的“生财之道”和“忠人之道”等神通,更是与普通百姓的基本需求息息相关。正因为如此,人们对他的崇拜更加盛行,关君也成为我国民间宗教信仰中深受崇拜的主神之一。但是,关毕竟出生在一个富裕的家庭,而且他似乎高高在上,不愿顾及琐事。从史料记载来看,关军还较少参与一些具体的战斗,关于关送财物或帮助协调人际关系的记载也很少。尽管如此,由于关君有着太多的神通,能够给予普通大众更多的精神支持,所以他之所以受到大众的广泛崇拜,是有一定的精神因素和社会心理基础的。
妈祖文化中的神的形象是不同的。在基层普通人眼里,她出身于下层普通家庭,家庭地位和社会地位与普通人没有区别;她是下层社会的一员,善良和蔼,很容易和下层社会的人沟通。她生前以巫术为职业。当她的邻居遇到疾病、死亡和一切不如意时,他们会向她求助。据推测,她有一种多才多艺的技能。在这种社会认知中,妈祖文化往往被普罗大众视为亲近自己、待人接物、有求必应的平民之神。这种贴近下层民众的平民神,自然被民众所接受。因此,从神灵的作用来看,当人们需要辟邪、驱邪、除霾时,通常会求助于关君、神、三太子等道教神灵,而对妈祖的崇拜则主要是祈福、保平安、求子、求婚等等。
妈祖文化的这种社会心理和精神支撑,主要体现在以妈祖故里为核心的闽台社会。虽然妈祖文化已传播到中国大部分地区和海外,但其传播的主体基本上是福建省内的商人和走出去的民众。妈祖文化在福建省外的不断传播和拓展,很大程度上有赖于走出去的闽商和闽人的足迹。当这些来自福建的商人和外出到某地的人,他们经常带头倡导,有时还联系其他外国商人在那里建造妈祖庙,作为保护他们安全和联系家乡朋友的地方。建庙后,妈祖因亲民而逐渐被当地民众所接受,从而超越了福建等东南沿海地区商人和外向人士的界限,演变为当地的一种神灵崇拜,融入当地社会。
如前所述,唐宋以来,福建的海洋文化和巫文化孕育了妈祖文化的起源、形成和传播。同时,自宋代以来,福建一直是一个非常重视宗族关系和乡镇关系的社会,乡土观念很强。福建来的商人,走出去的人,可能在精神上认为,家乡的神灵会更全心全意地保护自己。这种崇拜神灵的社会心理和精神支撑,使台湾省的妈祖文化得以流行,后来居上。在上面引用的中国妈祖庙统计中,台湾省妈祖庙的数量已经超过福建省,占中国妈祖庙的三分之一。闽台妈祖庙占世界妈祖庙的三分之二。在闽台社会海洋文化、巫文化、乡镇文化的共同作用下,妈祖文化的形象逐渐成为亲民、善良、多才多艺、有求必应、保佑平安的神,而不仅仅是航海、旅游之神。这种亲民、善良、多才多艺、有求必应、保佑平安的神的形象,是妈祖传遍全国乃至海外的重要因素。
齐晋天后宫供奉妈祖的海船模型(赵清华提供)
妈祖文化传播的世界文化意义
妈祖文化是一种以福建地域文化为基本特征的文化。妈祖文化在全国各地的传播,某种程度上也可以说是福建地域文化向全国各地传播的一个过程。从中国的历史发展来看,中国文化的形成和演变本身就是不同地域文化相互沟通和交流的过程。因此,妈祖文化在全国各地传播和扩展,从一个侧面丰富了中华文化瑰丽多彩的内涵。
如果从世界文化传播史的角度来审视妈祖文化的对外传播,我们不难看出,妈祖文化的对外传播在中国文化对外传播史上具有不可替代的意义。
迄今为止,学术界习惯性地认为中国文化对世界文化的影响是建立在上层文化即中国经典文化尤其是儒家文化对外传播的历史基础上的,而忽视了中国民间文化尤其是中国东南沿海地区民间文化的传播。这种观点无疑非常偏颇。事实上,自明清以来,我国东南沿海地区的民俗文化对外传播逐渐成为中华文化对外传播的主流之一。
要搞清楚这个问题,首先要把中国明清史放到世界历史的发展进程中去。明朝中后期,也就是公元15、16世纪以后,是中国历史从“区域史”走向“世界史”的关键时期。明代中后期,中国社会经济发生剧烈变化,在与早期西方殖民势力的碰撞过程中,东西方文化交流也呈现出前所未有的趋势。中国文化的传播虽然可以追溯到汉唐时期,但那个时期中国文化的影响主要局限在亚洲的周边国家,对欧洲等西方国家的影响极其间接,也相对较弱。到了明朝中后期,情况就不一样了。中国和西方不仅在贸易和经济上有了直接和对立的交流,而且随着大量西方耶稣会士的到来,在文化领域也有了直接的交流。虽然当时西方的耶稣会士是带着宗教传教的目的来到东方的,但传教士往往对所谓的“异教”文化有一定程度的蔑视。但是,面对中国相对开放的社会文化环境,这些西方耶稣会士敏锐地意识到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很少有人轻视中国文化。这种相对平等的文化比较心态,使得明末来华的耶稣会士在中国一些上层知识分子的帮助下,开始系统地将中国古代文化典籍翻译介绍到欧洲。比如耶稣会在中国的先驱利玛窦写的《中国札记》,以丰富的信息向西方“开辟了一个新世界,展示了一个新民族”。在这种中西平等的文化交流和沟通中,中国的文化在西方得到了尊重。回顾中西文化交流的历史,我们不能不得出这样的结论:明朝中后期乃至明末清初是中国文化对外传播的黄金时期。这一黄金时代的出现是基于明朝社会面对世界变化时的宽容和开放态度。
但如果仅仅将中国文化的对外传播局限于以儒家思想为核心的政治文化,则远远不能涵盖明朝中后期以来中国文化对外传播的内在特征。在我看来,明代中国文化的对外传播至少应该包括普通民众的生活方式,也就是民间文化的对外传播。明代中后期是中国传统朝贡贸易向私人海上贸易转变的重要时期。16世纪初,来自西方的葡萄牙人和西班牙人相继来到东方,他们以拉曼和吕宋为根据地,逐渐将势力扩展到中国沿海。欧洲人的东来刺激了东南沿海地区商人的海上贸易。随着社会经济特别是商品市场经济的发展,明代中期,中国商人开始突破传统经济结构和官方朝贡贸易的限制,“屡禁不止”,走出国门,加入到海上贸易的大潮中。与此同时,随着中西碰撞的加深,中国移民已经成为一种常态。这种带有家族和乡镇纽带性质的海外移民,必然会促使他们在新的海外聚居地保持祖居地原有的生活方式。于是,家族和乡镇聚落的延续,民间宗教信仰的传承,习俗和方言的保存,文化教育和艺术娱乐偏好的追求,通过一代又一代的言传身教顽强地传承下来。
明清以来,普通人的生活方式和文化传播从民间传播到海外,在海外逐渐发展成为中国特色的文化符号。
自18世纪以来,世界格局发生了显著变化。明代中后期以来,中国文化的对外传播呈现出两个层面、两种方式,即西方传教士和中国上层知识分子译介到欧洲的以儒家经典为核心的思想文化和沿海商人移居海外传播的普通人生活方式的草根文化。随着历史的推移和世界文明格局的变化,这两种文化传播的层次和方式并没有达到相同的目的,而是经历了不同的艰苦斗争。以儒家经典为核心向外传播的思想文化,在明清两代更替之后,还保持了一段时间的开放。清中叶,清政府采取了相对保守、封闭的外交政策,特别是逐渐压制了中西在思想文化领域的交流。这种保守封闭的政策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中国文化的对外传播。更重要的是,随着西方资本主义革命的不断胜利和工业革命的巨大成功,“欧洲中心主义”的文化思维已经在西方社会牢固确立。一般的欧洲政治家和知识分子逐渐失去了过去对中国文化的同等敬畏,延伸到现代。尽管仍有少数中外学者继续翻译和介绍中国文化典籍,但在大多数西方人眼中,所谓的中国文化已经成为落后民族劣等文化的代名词。虽然他们的圣贤们可能在不同的领域提到和赞扬过中国的儒家思想,但是,在这个时期,没有多少人愿意承认他们高度文明的思想,以及他们与远在东方的中国儒家文化有着怎样的联系。时间过去了。19世纪以来,以儒家经典为核心的中国思想文化在世界文化整体格局中的影响力大大下降,作用日渐式微。
另一方面,与此同时,这种沿海商人迁徙海外传播普通人生活方式的草根文化的方式也比较顺利。清政府虽然采取了相对保守封闭的外交政策,但一方面对海外贸易相对宽容,另一方面又不能有效禁止。在这种情况下,沿海居民继续从事海外贸易和移民活动。特别是在移民方面,随着国际交流的扩大和资本主义市场的网络化,涉及的数量和地区都有所增加。近代以来,中国东南沿海移民的足迹深入到了亚洲以外的欧美甚至非洲。中国海外移民经过数百年的艰苦奋斗,在世界各地逐渐形成了各具特色、不可替代的“唐人街”和“中国城”。世界各地的“唐人街”和“中国城”都充满了高度一致的中国文化的建设和特色。这种一致性的建构和特征,显示了沿海商人移居海外所传播的一般民众生活方式的草根文化的成功保存和发展。到20世纪上半叶,普通西方人眼中的中国文化基本等同于分布在世界各地的“唐人街”和“中国城”。即使在今天,遍布世界各地的“唐人街”和“中国城”仍然在传播中国文化的道路上发挥着极其重要的桥梁作用。
从文化交流史的角度,考察了明代以来的中国社会。一般民众生活方式的草根文化的文化传播渠道,以前被人们所忽视,实际上是18世纪以后中国文化向海外传播的主流渠道。只有认识到这一点,我们才能对中国文化的海外传播史有更现实的认识和更广阔的新体验。我们回过头来考察一下妈祖文化的海外传播史。妈祖文化作为福建沿海地区民俗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向海外传播,基本上与15、16世纪以来中国沿海居民的移民和福建及其他沿海地区民俗文化的传播同时进行。妈祖庙经常成为世界各地唐人街华人华侨的共同信仰场所。妈祖文化在海外国家发挥了重要作用,超越了中国的航海神、旅游神、人神的界限。成为华人华侨在安置地相互团结、认同自己存在的文化符号和精神家园。妈祖文化寺庙及其信仰文化也成为外国人了解中国文化的重要形象符号。正因为如此,今天我们讨论中国的海上丝绸之路,中国文化在世界各地的传播史,中国文化对世界文化的影响,这也是我们不能回避妈祖文化在中国文化传播史上的重要地位的原因。妈祖文化对外传播的文化意义是世界性的,妈祖文化是中国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文化精神支柱之一。如果我们今天忽视这一点,过多地谈论中国的海上丝绸之路,无疑将是非常无知和遗憾的。
(作者:陈支平,为中国明史学会会长。本文为 《天妃灵应之记》 丛书序言,丛书近由人民出版社出版)
来源:中国读书报
关于皇室战争里的胖巫真名更多网友观点如下